欢迎进入嘉善申嘉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公司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公司动态

建高分子学术校企平台 申嘉科技设立“申嘉志成奖学金”

更新时间:2020-12-24
4493次

为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技术研发、平台共建与文化交流,充分发挥高校在高科技领域技术研究和企业在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应用方面的优势,培养辐射化学研究人才,嘉善申嘉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育基金会友好协商,设立申嘉志成奖学金,奖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从事辐射化学相关领域研究的研究生。

     主要面对群体: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当年在读硕士或博士研究生;2)从事辐射化学相关基础或应用基础科学研究,并获得成果。每年捐赠壹万元,捐赠期5年。

     嘉善申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国忠博士的母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盛产学术“大牛”,“申嘉志成奖学金”取吴博士恩师之名。

     近期《文汇报》10月19日特别刊文。

  • 迄今,中科大毕业的5万多名学生中,已有59人当选两院院士,38人成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

  • 尽量杜绝浮躁、避免流水线式人才培养,扎实探索精英育成规律,或许是中科大盛产学术“大牛”的秘诀

  

  今年的“诺奖季”中,新晋诺奖得主已不再是中国舆论关注的唯一焦点,公众把更多关注目光投向了那些在中国本土接受本科训练,继而成为诺奖有力竞争者的华人学者。


  在这些学者的教育背景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名字频频出现:毕业于87级少年班的庄小威、杨培东则是88级科大应用化学系本科生,还有今年化学奖得主艾瑞克·白兹格的夫人吉娜——当年也是中科大物理学科的女“学霸”。


  迄今,中科大共毕业5万多名学生,已有59人当选两院院士,38人成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为何中科大盛产学术“大牛”?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尽量杜绝浮躁、避免流水线式人才培养,扎实探索精英育成规律,是其中的秘诀。

  

架起学术“天梯”


  作为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的一所大学,中科大在理科上的要求之高,早就全国闻名。副校长陈初升说,这就是中科大建校以来的传统:为国家输送如“两弹一星”工程一般的国家尖端科技人才,为此中科大多年来在物理、化学、数学等学科搭建起了学术“天梯”,鼓励有潜质的学生不断挖掘潜力,攀爬高峰。


  今日我们所见的学术“大牛”,大多毕业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科大教务处处长周丛照告诉记者,无论社会上高校扩招、产业化等潮流如何变化,科大始终不为所动,定位于“精品大学,英才教育”。


  “大师可遇不可求,但培育大师的土壤可以准备。”中科大国家级教学名师程福臻告诉记者,科大一直坚持“最好的教授站上本科生的讲台”,这也是华罗庚、钱学森、严济慈等前辈泰斗站过的讲台。因为学养越深厚,越能融会贯通体现学科精华与魅力,因此科大教授均以能为大一新生上课为荣。


  良师引入门,修行在各人。除了始于1978年的少年班,科大还有11个科技英才班,为学有潜力的学生提供挑战更高难度学业的舞台。教务处处长周丛照介绍,如果学生对某方面科研表现出特别的兴趣与能力,他们还会提供机会送学生去中科院相应研究所,甚至国外一流实验室,直接让他们参与到一线科研中。“能够攀爬到‘天梯’顶端的肯定只是凤毛麟角,但这个过程可以激发出学生更多的创造力。”他说。

  

自由选择,个性培养


  在架设学术“天梯”的同时,中科大潜心探索具体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体系。“中科大在理工科专业上的宽广深厚,使我们有底气接受学生任何可能的选择。”陈初升说,中科大目前有教师约1600人,而在校本科生7000多人,师生比例高达1:5。同时,科大极少有纯科研岗位的教师,因此“科教一肩挑”能让老师给予学生学术上更前瞻、更精准的指导。


  从1978年开办少年班起,中科大就不断探索“因材施教”。去年5月,中科大正式宣布实现了本科生可100%自由选择专业:每个学期末,学生都可以提出转院系的要求,只要对方院系同意接收,原院系不得阻拦。


  “中国高中毕业生对大学专业不了解,填写志愿多凭社会上流传的信息,或囿于自己的考分,为了让他们发现的专业‘真爱’,科大不惜花费大量工夫打造这套系统。”周丛照说,这是一个再造全校科研、教学、后勤流程的过程:怎样帮助学生发现专业兴趣所在?各院系课程如何打破壁垒、相互衔接?班级、宿舍如何管理?等等。


  来自该校数学学院的统计显示,转到该院的学生占15%,成绩全部排名前50%,这说明转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和学习动力更强。在中科大今年毕业的本科生中,全校共有32人获得全校最高奖学金“郭沫若奖学金”,其中9人曾转过专业。

  

大数据分析成才规律


  为了实现个性化培养,中科大为每个学生建立了电子档案,记录他们求学、科研、参加活动的诸多信息。无可否认,杰出人才的养成是一个长周期过程,周丛照透露,他们正设想利用这个档案,在学生离开科大后,继续尽可能地追踪他们的后续成长信息,并利用大数据分析,发现更多的精英人才培养、发展规律,以此改进学校育人体系与方法。


  “过去,由于信息技术不够发达,校友追踪信息不全,今后我们会做这方面尝试,或许要一二十年或更久才能见效,但值得去做。”他说,回想现在的学术“大牛”当年在校时的表现,的确各有特点。中科大学生参加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大赛,多次荣获冠亚军,今年更是拿到服务机器人世界冠军;每届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iGEM)上中科大学生都能夺金获银,或许这些学生的学业成绩未必最优秀,那他们的今天与明天会有怎样的联系?尽管个体发展的具体路径难以预料,但趋势性预测有助于发现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问题。


标签